2)度田上(正文番外)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的手段密不可分。

  而当下大汉没有走刘秀度田成功的案例道路,而是选择既要又要的道路,既要度田,核查田亩;又要盐铁专营,只允许商贾参与销售环节。

  文立无奈地笑了几声,说道:“陈留郡内士族、豪强各个有权有势,盘踞郡县之内。我等能让他们吐出来奴隶已是难事了,今日又要他们核算田亩,可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彭祈捋着胡须,说道:“难虽难,但朝廷政令岂可擅自更改,只是祈以为尚书台或许操之过急。”

  “哦!子玄何出此言?”

  “陛下当初释放释放奴隶,引军功将校入郡县,省并郡县兵,或许就有为今日度田而思。然观今日新政,祈以为应在度田之前,颁布缴弓弩、甲胄诏书,令地方豪强出其甲具,再行颁布度田之诏。”彭祈说道。

  闻言,文立猛然起身,好像想起什么,说道:“今之度田,其引发动荡,恐有郡国豪强反叛。若不颁缴弓弩、甲胄,当为日后之患。”

  豪族、士族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通过大量藏匿人口形成的私人武装,此前刘禅颁布释奴令,就是从人口入手,削弱士族武装,但却将其手上掌握的兵器、甲胄反而忽略了。

  而当下这些地方官吏了解士族、豪强,他们手上除了人口,还有因战乱各族所储存的兵器、甲胄、弓弩。按大汉律法,储藏兵器不为罪,但私藏弓弩、甲胄乃是大罪。若将士族、豪强手上的弓弩、甲胄收缴上来,他们想要再掀起叛乱,其叛乱的规模也会小上些许。

  说着,文立赶忙说道:“今政令初下,还当速上报朝堂,颁缴弓弩、甲胄诏令,再发度田之诏,如此这般方可减轻风波。”

  “诺!”

  ……

  陈留距离长安不过数百里,快马二日便可至。关于文立、彭祈二人建议颁布收缴弓弩、甲胄的奏疏,很快送到刘禅手上。

  这便是在中原虚设州的好处,地方郡守可以通过奏疏直抵长安。若仍实设兖州刺史,陈留郡还需过兖州刺史一手,等送到长安,还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

  在统一天下以来,地方郡守对中枢颁布有异议的诏令,都会通过如此形式送到长安,纠正或完善颁布的诏令,今时亦是如此。

  刘禅翻阅着文立的奏疏,赞扬说道:“文立、彭祈之言,乃是上策。今让太子、夏侯玄、陈袛等人延缓度田之议,先出巡地方郡县,收缴弓弩、甲胄,务必在夏季之前完成。及秋季,开展度田政令,延期至明岁考课。”

  “诺!”郤正应道。

  相比于刘秀度田前期的简单粗暴,刘禅贯彻了什么是循序渐进。除了释放奴隶,颁布收甲令外,也尝试让地方豪强、士族参与到盐铁官营之中,尽量不逼反他们。

  毕竟彻底的官营,虽会产生大量的赋税,但实际上也会产生弊端。在武帝时期,由于盐铁官营,其官府铸造的农具不仅贵,质量还差,这让百姓深受其害。

  而官盐方面,政府垄断生产、销售一条龙,导致盐价猛增,普通百姓为食盐而头疼,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私盐贩子。

  刘禅调整了盐铁官营的目的,不是以收取巨额赋税为目的,而是以普惠为先,赋税为次。让市场经济介入销售,优化从中盐铁官营产生的缺点。

  虽然不像刘秀彻底让利,但这般也会让士族、豪强降低排斥心理,能够让大汉减少度田产生助力。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官商勾结,但世间岂能有两全事。太过极端的盐铁官营,虽能带来巨额赋税,但也会彻底搅乱百姓生活。亦如后世太过极端的房价,也是在反噬百姓。

  放弃盐铁赋税,虽能将豪强、士族聚拢到大汉身边,但不仅会坐大他们,也会使大汉出现财政危机。如仅靠土地、人口赋税的东汉,在面对百年羌乱之时,耗尽了自己的元气,东汉彻底陷入了财政崩溃。

  刘禅在这田政、盐铁税收上,也是斟酌许久,只能尽量达到最优解。

  ps:由于剧情多,我实际上将会采取解答版番外+正文番外来结尾,以来保证剧情上的衔接度。

  如:度田、换太子等细节剧情填坑,完善结尾,这部分我也算是回馈诸位书友,不收取费用。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