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3章 暗谋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趁机于射猎之时,斩杀孙权,抓捕群臣,占据宫廷亦或石头城,届时吴国无人理政,又因两宫之争,难选登位之人,必将混乱。是故我军可趁机迎奉大魏兵马过江,平定江东,以立大功,恩享荣华。”

  马茂并非东吴本地将领,其乃是曹魏淮南钟离县长,后来投吴国,凭借战功以及资质渐升到了征西将军位置上,并遥领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领千兵,其驻扎地就在东吴国都城建业外,平日控卫京师。

  这次马茂欲投靠魏国也实属正常,毕竟他在魏国还留有人脉,还能和王凌勾搭上,待计划成功之时,引王凌率军过江。

  朱真微微摇头,说道:“马征西,当下魏国自顾不暇,曹爽攻荆州不克,汉帝又攻取河东。今若投魏,我等前途亦是未知,且魏国能否出兵乃是关键所在。毕竟大汉位居荆楚之地,若魏国担忧大汉出兵切断后路,不敢出兵又是如何?”

  马茂微微一愣,确如朱真所言。大汉居江夏,建业异动,以大汉的能力又如何不知道。而且大汉早已将吴国视作囊中之物了,若王凌率军过江,大汉大概率也会顺江而下,阻止王凌攻取江东。届时大汉水师隔绝大江,彼时王凌的兵马将成为瓮中之鳖。

  马茂捋着胡须,沉思说道:“朱符节所言有理,不知以尊下之意,我等当投汉乎?”

  在这些人当中,朱真与朱志乃是兄弟,其间众人又无尊卑之分,毕竟众人不过是自感吴国未来没前程,为了前途才聚集一起商讨。因此马茂虽是官位高,但其并非众人的首领,也需要听从众人不同的意见。

  朱真微微颔首,说道:“以吴国军事要害来谈,我吴国受制于大汉,其若欲灭我,不过轻而易举之事。又观天下大事,自汉帝登基以来,以西南一隅之地,称霸寰宇,有平定天下之希望。”

  “是故我等若舍汉而投魏,当舍明珠,而取木椟也。以真之见,我等或可暗结大汉,内修甲兵,若得大汉号令,待孙权射猎之时,将其围杀,囚禁公卿,攻取石头城。”

  朱真对着众人侃侃而谈他心中的宏图大计,说道:“大汉荆楚之兵,可顺江而下,不过数日便可抵达建业。届时吴国亡也,我等亦能立不世之功,封侯授爵不在话下。至于魏国,其少有水师,又见汉军兵至,其安敢异动。”

  无难都督虞钦闻言,果断拍案,说道:“朱符节之言,当属上策。大汉乃天下第一大国,国力强盛,兵强将广,虽曹魏亦不能及也。我等不投汉,而投魏,当乃自寻死路。且君等不见廖式乎,其安享厚禄,当我等之前事也!”

  这些欲离弃吴国的将校,可非拍脑门想做就做的。虞钦乃是吴国大名鼎鼎的精锐之师无难军的都督,无难军除了平时负责护卫皇宫,还跟随孙权出征。

  而符节令朱真其地位亦是不低,他负责传达孙权命令和保管调兵的凭证‘符’和‘玺’等物,非亲信不可任也。马茂又是控卫京师外部防御的军事指挥官,执掌千人。

  虞钦、朱真、马茂等孙权的亲信爱将,正在谋害孙权,他们能联合在一起,可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因此他们若想伺机反叛,又没人泄密的话,其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对!当投汉,不可投魏也!”其余众人听到廖式这个例子,纷纷应和说道。

  相比于中原士人,他们更能感受到大汉给他们带来的危险。除了长江、大海外,他们所有的边界线都与大汉接壤,而且他们的君主孙权还为刘禅亲自驾车过,大汉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远胜曹魏所给予的。

  至于廖式的话,在当下的众人眼中,他就是成功的例子。安享富贵,又登上了大汉这辆前途光明的战车,实属令人羡慕。

  “那我等便向汉人投效?可惜某无大汉门路,不知诸君谁有在汉好友?”马茂问道。

  “在下有一好友在大汉任官,当可互通一二。”朱志说道。

  “既然如此,劳烦朱贤弟了。”马茂等众人应和道。

  “不敢!”

  《三国志·吴主传》:“秋七月,帝游后苑,观公卿射,征西将军马茂、符节朱真、牙门将朱志、无难都督虞钦等谋逆,欲劫公卿袭帝,事觉,夷三族。”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