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賨人李骞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首领面露喜色,也不客气拨开囊塞,闭眼轻轻一嗅,沉醉巴乡清酒中酒香当中。

  賨人首领举起酒囊轻抿一口,咂嘴回味,然后将自己清酒酒葫抛给王平。

  “兄弟,虽然你请我喝巴乡清,但我的清酒是我媳妇亲手所酿,味道一绝不比巴乡清差,接着。”賨人首领笑道。

  王平用手疾眼快接住酒葫,拨开葫塞喝了一大口,顿时一股醇香弥漫开来。

  王平忍不住赞道:“好酒!好酒没喝到家乡如此纯正的清酒了。”

  賨人首领听闻,王平也是賨人,端详王平打扮,虽然穿着賨衣。但观察其手下,却是汉人作风。

  賨人忍不住问道:“兄弟为何会到此,我看兄弟虽然是賨人,但手下皆是汉人。”

  王平走上去,手举酒葫示意敬酒。賨人首领也拿起酒囊回敬,豪饮一口。

  王平抿着清酒,缓缓感慨说道:“从军十余年,小有成就。十余年间,平不曾返乡,因此十分思念家乡。”

  “哦!不知兄弟是宕渠县哪里人?”賨人首领好奇问道。

  “我是前面不远处的何家坡人。”王平回道。

  “何氏?兄弟怎么称呼,在下賨人李骞,山脚李家湾人也。”名为李骞的賨人首领拱手问道。

  “在下何平,也可称王平。”王平也拱手回礼道。

  李骞没有追究,何平为什么也可姓王,而是依依不舍地把巴乡清还给王平。

  “兄弟这是为何?”王平接过酒囊有些诧异。

  “巴酒虽学自清酒,但这酒性与清酒截然不同,巴酒醇和,无劲力;如巴人醇和,无血气。在这乱世之中,凡有血气才有争心。上古巴国尚武之风,今巴人不存,今日唯有后裔廪君蛮方有几分血气。我等賨人不可学巴人。”李骞评价道。

  “哦!可是近日,廪君蛮有异动,攻杀我等賨人。”王平听出言外之意。

  “是的,前些年我賨人七姓大族被迁至曹魏后,我等賨人如一盘散沙,廪君蛮多次进攻,虏掠賨人为奴,我此去便是迎敌。”李骞有些情绪低落。

  “此事巴西郡阎太守不管吗?宕渠县县长也不过问吗?”王平有些惊讶。

  “县长听闻后,派官吏详细了解前后,因为廪君蛮身居巴郡、巴东、涪陵郡三地不好处置,不了了之。而且我等賨人身居山涧峡谷之中又不是汉人,他们如何在意!”李骞有些不忿。

  王平听闻仿佛略有所思,但其实王平到宕渠县时便了解此事,也是希望以廪君蛮之事打开建立卫兵制局面,特意将大部队留于县中,领数人前往何家坡,探听局势。

  “何家坡上次死伤数人,就是不知里面有没有你家亲戚。”李骞以为王平忧虑何家村人,缓缓说道。

  王平笑笑,拱手称手道:“多谢兄弟,我看兄弟言语不凡,为何不想建功立业、有补于世。”

  “我才刚成丁,我长得有些老气。”李骞黝黑脸庞发红,有些不好意思。

  “我賨人世挺名将,我愿如元贺、李温为国效力。”李骞郑重说道。

  “哈哈……兄弟果然豪气干云啊。”王平见他神色坚决,笑着拍了下他肩膀。

  ——

  ①賨人之酒,渠江流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酿酒工艺达到了相当高度。《周礼·酒正》将清酒列为三酒上品,其巴乡清酿酒技术来自賨人清酒。

  ②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