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1章 谋划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攻略潼关已成一半,今只要孝兴守住险要,断绝逆魏援军,潼关士卒内乱交困之下,其必降也。”

  王平站起身子,叮嘱说道:“不可过早欢喜,孝兴能否守住险要未可知,我军能否挡住逆魏大军,亦是不知。”

  “诺!”

  由于大汉刚战罢,大军休整,此次虽是两州联合,但兵马仍是不多。加上此战目标,不过是为了攻克潼关,掠夺部分百姓。因此大汉此次作战,除了潼关方面,基本是牵制为主,以分曹魏大军兵力。

  ……

  洛阳,洛水。

  山坡上,司马懿驻马于上,俯视正在道路上行军的大批魏军士卒。

  当听闻王平又在此出兵宜阳,司马懿率大军前往抵御,以免其深入洛阳,干扰到迁都的事宜。

  背负旗帜的斥候,从北处奔驰而来,于坡角下马,急跑上坡,行礼说道:“启禀太尉,蜀将句扶率蜀军,翻越崤山,攻破桃丘塞。”

  “什么!”司马懿脸色一惊,疑惑说道:“王平不攻洛阳,却去取桃丘塞是何道理?”

  “不对!”说话间,司马懿想起桃丘塞是崤函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来往道路都需要通过此处,若从此地设垒,肯定是为了切断潼关与洛阳的联系。那么蜀军的目标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关中之众将取潼关,句扶守潼关乃阻援军也。

  那么宜阳的王平所部只不过是策应而已,毕竟蜀汉战事刚结束,肯定不会有大规模的军队出动。

  想明白了这些,司马懿恍然大悟,说道:“蜀军并非想袭扰我军迁都,必定是欲取潼关。此策毒辣,定非王平所出。且句扶怎会如此迅速。”

  司马懿为了防止蜀汉趁着曹魏迁都北上进攻,将主要军士安排在了南部的交界一带,并未料到蜀汉攻略潼关的意图。

  “诸葛村夫!”

  司马懿也顾不上是不是诸葛亮想的计策,喊来郭淮,说道:“伯济,句扶占桃丘塞,欲绝崤函之道,蜀将王平从宜阳来犯,必为句扶策应。故你且分兵前去,守住宜阳一带,阻止王平东进即可。某率大军,急取桃丘塞,打通崤函之道。”

  顿了顿,司马懿叮嘱说道:“伯济初到此次,洛阳地势必不熟悉,此次牵制王平,令其不可东出袭扰洛阳即可。”

  在曹爽与司马懿谈话后,郭淮便被委任为洛阳留守,负责洛阳兵事。但因其刚至此,是故随司马懿左右,以为熟悉洛阳情况。今司马懿让郭淮前去挡住王平的东进的趋势,也是对郭淮的信任。

  至于郭淮离任后的位置,则是由司空陈群之子陈泰,陈玄伯继任。陈泰早些年,随曹爽左右,出谋划策,有关中之战,伏击刘巴之功。又有安丰之战,阻断孙权归国之劳。

  因此曹爽便举荐陈泰担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但仍由满宠主持军、政事务,待迁都邺城完毕,朝稳定再改由陈泰主持,先让陈泰适应些许时日,度过曹魏困难期间。

  “诺!”

  披着甲胄的郭淮,翻身上马,准备单独率兵前往宜阳。而司马懿也吩咐手下将士调转方向,朝着桃丘塞方向而去。

  而在隆中患病的诸葛亮正与徐庶对弈围棋,徐庶笑着说道:“孔明之策颇是刁钻,不知司马懿能否识破?”

  放下一枚棋子,诸葛亮咳嗽着说道:“洛阳乃其心腹要害,其不敢不顾,今其迁都,潼关难以顾及,想必其难识破。元直兄,此策亦有子均之功,某不过是细化一二,何言我之策也?”

  袭取潼关的计策,实际是王平率先思考而出,然后交由诸葛亮批阅。诸葛亮细化部分内容,送回到王平手上之后。王平才于武关召集众人,商讨出兵潼关事宜。

  “某失言也!”徐庶摇头致歉。

  诸葛亮自知自己可能度不过此劫,为了培养王平,特意不出面指挥。当然也有自己身体不允许的缘故。不管如今情况怎么样,诸葛亮都已经提前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了。

  见诸葛亮喝了口汤药,徐庶又追问道:“不知孔明身体如何?”

  “寿属司命,常人难改,我命难过今岁矣。”诸葛亮咳嗽说道。

  “孔明可出此言?”徐庶紧张地反问道。

  诸葛亮默而不语,唯有耳畔不断传来儿孙的读书声。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