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战略(上)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可安黎民以治天下。”

  刘禅没有作答,而是拍了拍诸葛亮的手背,以示共勉。

  刘禅正襟危坐于案几之后,说道:“如今关中已定,长安渐宁。安定、北地、新平等郡陆续归附,各地县亭皆以复春耕,逆魏降人归心于我大汉。以相父之见,以为我大汉今后当如何治理,方可东出伐魏。”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关中乃逆魏西北军事重镇,常饱受逆魏剥削,百姓多是疲弊,水利亦有荒废。如今又是我大汉重镇,当不可效仿逆魏举措。臣以为可当挑选干吏,治理三辅,如臣于汉中之时,兴修水利,奖励农桑。”

  “以关中水土肥沃,未过数年,当能沃野千里,如蜀地般安康。虽人口不及,但亦能积蓄粮草,供给大军,为大军东出之基业。”

  刘禅微微蹙眉,问道:“相父可有观鲁芝所上之言。成都地处西南,远离中原,去洛阳三千余里,离关中长安亦有二千里之路程。我大汉若兴兵征伐中原,其将难也。以相父之见,我大汉当迁都?亦或建陵迁豪?”

  诸葛亮捋着胡须,笑道:“陛下不急。杜恕、鲁芝、颜斐三人所上呈奏疏,老臣皆以看过。此三人,可称为国士。想不到关中居然有如此之士,端是令臣意想不到。”

  “鲁芝所言不无道理,若我大汉出东三郡,攻破武乡郡后,便可绕过襄樊此二坚城,又可避武关之险,长驱直入南阳。若又遣一军攻武关,则可前后夹击,武关自降也。再可挥兵北上,兵锋直逼洛阳。”

  诸葛亮将鲁芝上疏的内容简单地阐述出来。

  “只是或如廖立所言,恐孙权将于后,北击我大汉南阳。届时我大汉,将前后皆敌,复荆州失守之例,又让我大汉元气大伤。”

  说到此次,诸葛亮笑了笑,说道:“不过臣深入了解并州虚实之后,以为河东未必有其说的如此困难。”

  接着,诸葛亮从袖口内掏出舆图,放在刘禅的案几前,说到:“陛下请看,自后汉末年以来,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等八郡陆续沦陷于羌胡、乌桓、匈奴、鲜卑蛮夷之手。”

  如今关中的北地郡并非诸葛亮口中的北地郡,关中的北地郡只有泥阳、富平二县,是当初内迁关中,三辅划分出去给北地郡所管辖的。

  谈及内迁的北地郡(今宁夏吴忠市),就不得不谈及东汉的西北羌乱。当时位于西北河湟地区的西羌与被东汉内迁到安定、北地等郡的东羌联合反叛,导致交通断绝,东汉面对愈来愈热的羌乱,难以控制,只能让在边境的郡县带着百姓后撤至关中。

  在此情况之下,大量的郡县包括陇右等郡县内迁。直到羌乱平定之后,陇右的郡县恢复建制,但北地郡就短暂的归制后,又重新撤到关中。北地傅氏的家族变迁可以看作历史大潮流之中,一个微观的缩影。

  同时历史的痕迹,在当今也能看到。北地郡的郡治古称为富平,内迁到关中亦称此名。陕西省的富平县就是往日北地郡的郡治,而原本的郡治则成为吴忠市。

  “及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所能驱除部分郡县胡人,复雁门、西河二郡,但大河以西之地,近为胡乡,雁门沦为边境。鲜卑轲比能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

  “并州外有强敌,致使田豫有马城之围,毕轨有陉北之败。就并州之内而言,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但近岁以来,五部匈奴陆续合并,遂有归于一统之貌,渐有强盛之举。此二胡皆可为我大汉助力也。”

  诸葛亮指着东汉早期的舆图,掷地有声地说道。

  (今天三更,求票票~)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