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理学之乱(下)_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炮的声音不大,带来的事情却极大。能让魂魄暂时消散,或者说是聚拢和康复的速度缓慢一些,需要自身意志力坚固,或者是有人喊魂才能复原回来。

  火器和弩一样,在人间、在地府,都禁止人们私自使用。

  阎君们怀疑的盯着武曌,她看起来好像很惊讶的样子,但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她安排了这件事。

  炮轰翰林院——最大嫌疑人就是理学众人。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众所周知,一个标准的理学士大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规矩,干这种出人意料的事的能力和想象力可能会不太足,想象力是被约束的。最标准的莫过于海瑞,你说他能干出这种事吗?哪怕他们想得出来这么个好点子,到哪儿去弄火炮?

  嬴政淡淡道:“扶苏说地府中有些人私造臼炮,贩卖给人收藏。”肯定不是匠作监丢失或私下贩卖东西,扶苏的监管很严格。

  有些人就喜欢和法律打擦边球,收藏一些危险品、违禁品。

  打造武器一点都不难,只要有铜,还有几个明朝火器营中死下来的工匠,实在不行来几个会读书学习的匠人,就能造出来。火器营出来的工匠极多,不是谁都能到匠作监中工作,那些流落在外的工匠为了不菲的利润铤而走险打造一个‘大型铜摆件’好像没什么问题。臼炮的技术难度比弩更简单一点,有石炭就可以做。真正难的是那些花样百出的火器,前头有刀头,刀杆中空的神机万胜火龙刀;做成狮虎豹形状内藏火器的火龙卷地飞车。

  一位阎君直接问:“你知道是谁主使的这件事吗?”

  武曌一怔,怒极反笑:“阎君以为是我安排此事?倘若是我亲自安排,那炮击翰林院绝不会发生在今时今日。必然在他们的集会之处人赃并获。”我的手段比这高妙的多,绝不会授人口实。

  “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李世民皱眉道:“只是问你有没有相应的猜测。你那里人来人往,时常谈论地府中的豪强。”

  地府也有豪强,不是人间那种犯法也没人敢抓的恶霸,但同样很有钱,格外的仗义疏财又文武兼备,兰陵王高长恭和皇帝们的老岳父独孤信就属于这种人,严格规定了周围人禁止公然围观他们俩,附近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服从命令。

  武曌沉吟片刻,下意识的怀疑杨坚:“与我往来之人都谈论诗文,很少议论政治,更不要提火器等物。”她自己很关注军事这方面的事,和懂军事的人谈论军事。

  “此事干系重大,请阎君下令彻查,找到祸首明正典刑。”

  钓鱼钓了快十年,蠢鱼儿终于要来一波巨大的上钩了。对面不需要有人推波助澜,本来就这么好管闲事。是谁在其中捣乱呢?我钓这理学,是为了表明他们必须被管制,翰林院只是第一步。这悄无声息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