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一章 加冕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略显言过其实。

  但若是将其理解成为一个比较务虚,一个比较务实,那倒是恰当得很。

  是以,对于较为务虚的士大夫们而言,多数人的心里也明白,太宗先帝遗留下来的那份口头遗诏,已经阻挡不了承昊天大帝眷顾的大皇子及其生母刘娥入宫一事了。

  只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他们一个个的,哪能拉得下那个脸来,在这大庆殿之上,主动向官家言明此事呢?

  诶!

  他们要脸不要紧,总有务实不在乎脸面的人。

  其实呢,在这闹心的天花疫病爆发之前,当临川四句问世之后,想当宰相快想疯了的王钦若,已经当众进言过应该立即接刘娥母子进宫的事情。

  只不过,这事很快就没了后文。

  现在好了,大皇子既然能得天眷佑,这不正好了坐实了他文曲星转世的传言嘛。

  又是文曲星转世,又能上感苍天聆听昊天大帝的神谕,再加上大皇子本就至诚至孝……

  如此这般的情况,先帝太宗的一份口头遗诏,凭啥就能阻他入宫?

  对此,王钦若心里很是清楚。

  最为重要的是,当下这个时候,嫡皇子与郭皇后先后薨逝。在王钦若看来,这简直就是老天爷在为刘娥母子铺路啊!

  所以嘛,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心态,王钦若先人一步,直接请封大皇子加冕为太子。

  其实呢,若非生怕小命不保,王钦若都想劝谏官家早早禅让皇位与文曲星大皇子。

  可惜,他没那个胆。

  王钦若讲完,对于满朝士大夫而言,说实在的,能想到这一层的,其中也不在少数。

  毕竟不管怎么说,后宫不能无主。泱泱大宋朝,也不能没有太子。

  当然了,还有一个最客观的原因,那就是,当朝官家,现如今已至不惑之年。

  但是呢,令人比较头痛的就是,官家子嗣太过稀薄!

  稀薄到…目前在世的,只有大皇子和寿康公主,以及怀有龙嗣的潘贵妃。

  且不说潘贵妃已经有了滑胎两次的先例,就算这次能够保住腹中龙嗣将其顺利诞育下来,谁又能够保证,那一定就是位皇子啊?

  就算是位皇子,瞧瞧潘家父子二人这贪财贪权欲壑难填的样子,再对比刘娥母子的大仁大德……

  仅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祸乱朝纲这一点,可以说,近乎所有想明白这里面弯弯绕绕的士大夫们,也不想潘家女儿被册封为皇后。

  当然了,大皇子失了半条腿,这终究是个绕不过去的槛。

  是以,多数抱着“君子可欺之以方”心态的士大夫,他们想再等等,再等上个两三年,看看后宫当中是否有妃子诞育下来皇子,到了那个时候再议太子也不迟。

  哪曾想,王钦若这厮真会见缝插针,当着满朝君臣的面,现在就把这事给提了出来。

  “陛下,大皇子有功于社稷的确是不假,但我泱泱大宋若是让腿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