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九章讲拳_随身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要了解他的历史渊源,今天就不教习拳法了,想让你熟悉一下八极拳的历史和发展。”

  按照通常的说法,八极拳全名“开门八极拳”。尊邋遢真人为一世,丁发祥为二世,“癞”为三世,吴钟为四世。吴钟无子,中年得一女,名荣,为习武近30岁嫁于海丰习长拳者戴氏。她遵八极拳“开门”之精神,将长拳之太宗拳、太祖拳、飞虎拳、桃花散等拳术依八极拳法之风格,提炼修改,传回孟村。此后,求习八极拳者曰增。乾隆四十年左右,吴及族弟吴钟毓开门授艺,求艺者数十人。除本镇吴、丁各氏外,亦有罗疃等地者。

  八极拳据传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庆云县后庄科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后吴家移居沧县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传播地。

  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两支传习: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其近亲马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衬后,传罗噇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黄四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张景星之子)等。

  自李、马、韩之后,八极拳由沧州孟村一隅之地,播及全国。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

  拳谚云:“动如绷弓,发若炸雷”,这是对八极拳发力过程的形象说法。

  “动如绷弓”是蓄劲的过程,意思是身体像拉开的弓一样,蓄满劲力,然后把浑身所蓄之劲传递到肢体而释放出去。实际上用“身如弓,拳似箭”这种说法来形容八极拳的蓄劲发力过程则更加贴切。

  张太平说着站起身来做了个示范,微微扎着马步整个身体瞬间如一张蓄满力的弓,如此浑身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刚烈威猛的气息。

  “发若炸雷”则是描述八极拳发力瞬间的特征。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发力要突然、猛烈,使人猝不及防,要有摧枯拉朽的气势;二是发力要以人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发出,任何方向都要有力的存在,就象炸弹在空中爆炸一样。

  说着张太平的拳头忽然毫无征兆地挥出,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在空气中产生爆鸣声,如爆竹一般劈啪作响。

  “呀!”范茗惊讶地叫了出来。

  八极拳的发力虽然刚猛暴烈,但在练习和应用时都讲究“劲到头发”,也就是通常练武术讲的“寸劲”、“爆发力”,但八极拳所发出的是督透之劲,不是抖弹之劲。八极拳发力的全过程可分为前期动作的运动过程(发力的准备过程)和发力过程,发力动作的运动过程要放松,要达到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