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2章 沈庆之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沈庆之

  赵伦之无疑是刘宋统治者一脉最信任的外戚,没有之一。

  萧承之是因为有未来的“黑历史”,搞得刘义真不敢轻易完全信任他。

  至于王弘和谢晦……

  这谁敢用?

  王弘已经被排挤出权力中枢,谢晦也一直被自己栓在身边,这都是刘义真害怕他们或者他们背后的势力搞出一些幺蛾子来。

  剩下的外戚,额。

  拓跋嗣和赫连勃勃两个岳丈甚至干脆都是直接死在刘义真手里的……

  还有一个郭氏,但就凭着太原郭氏和北魏那藕断丝连的联系,刘义真也不会把去重用郭氏。

  所以,赵伦之真的是外戚界的定海神针,他的骤然离世让刘义真也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更别说,自己能顺利继位,解上党之围,也是赵伦之愿意把彭城的大军交给自己,于公于私,刘义真对于赵伦之的感情都是极好的。

  “那就先遣朱超石去接管大军,让赵伦之之子赵伯符护送赵将军灵柩前往故土下邳安葬。”

  谁知来传报的士兵有些犹豫,看刘义真的眼神都有些躲闪。

  “但说无妨,朕不会治你的罪。”

  士卒这才将赵伦之病故的消息全盘告知了刘义真。

  “本来赵伯符将军是想将大军留驻在河北听从陛下安排的,但是赵小将军的一个参军却说道——”

  “如今大军正是前去北方支援的要紧时候,要是突然停滞不前,很可能会被北方的拓跋焘看出端倪,从而突袭大军。这支大军一旦被拓跋焘冲散,而在西方作战的陛下又不能及时回援的话,很可能会让整个河北都陷入颓势。到了那个时候,赵老将军反而会成为大宋的千古罪人!”

  “赵小将军认为此人言之有理,便继续带着大军往北赶去,如今怕是已经快到渔阳了。”

  刘义真听后也是眼前一亮:“倒是朕疏忽了。”

  “对手毕竟是拓跋焘,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只是不成想赵伯符身边居然有这种人才……对了,那参军叫什么名字?”

  士卒想了想,报出一个名字:“那参军唤作沈庆之。”

  原来是他!

  刘义真对于北方战场突然放心了。

  关于沈庆之,后世有两句评价。

  一句是“庆之三朝宿将,威望行于南北。”

  另一句则是“进则帝矣,退则死矣,决之于心,而安于抱忠以死,故曰抱孤志以质鬼神,六代之臣,庆之一人而已。”

  又是一个能力与道德并重的宿将,可惜在老年时摊上刘子业这么个皇帝,被活活用被子闷杀,成了南朝不知第几个内斗的牺牲品。

  现在的沈庆之自然还是年轻力壮,还不到而立之年,有他和朱超石一起坐镇河北,便是拓跋焘也别想轻易搅动风云。

  “朕知道了,传朕旨意加封沈庆之为奋武将军,命其辅佐朱超石共同抵御拓跋焘。”

  等这道旨意传到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