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十七章 这是一批急件(又是三更,求各种支持!)_开局从航空工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傅!”

  距离老远,马晓丽就甜甜的喊了起来,胡潇潇也难得的对林峰微微一笑。

  这一笑,可真美!

  林峰朗声的道,“谢谢你们的早餐,这个饭盒是谁的。”

  马晓丽道,“师傅,饭盒是潇潇的,早餐呢是我们一起去买的,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

  林峰满意的道,“味道不错,难得吃一次这么好的早餐,谢谢你们了。”

  这倒是实话,平时,林峰的早餐比较简单,去食堂买一、两个包子应付一下,最多再加一碗豆浆。

  马晓丽道,“师傅,要不要我们明天继续给你带早餐。”

  这个,不好吧!

  林峰显得有一点犹豫,有人帮自己买早餐那当然是好的,只是,这样是否太麻烦人家了呢。

  “那个,那明天再帮我带一次早餐吧,还是鲜肉蒸饺和豆浆就可以了。”林峰最终还是答应了。

  接下来,林峰开始教大家熟悉操作面板,连王强和宋柳都一起叫过来,于是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林峰在讲解和操作演示,四人在旁边认真的看着,听着,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吴伟青昨晚没有睡好,压力很大,今天一大早更是到了车间生产现场,目标非常明确,直奔那台Z35型号的摇臂钻床。

  一过来,他开口就问道,“怎么样,合格了没有呢?”

  操作摇臂钻床是一位三十几岁的钻工,旁边还有一位质量检查员,两人几乎同时摇了摇头。

  什么!

  还是不合格吗???

  吴伟青的脸色微微一黯,心中的压力又大了几分,甚至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旁边摆放的十几件活塞六发动机的主机匣。

  406车间有三位主任,一把手严兵,技术主任江海涛,生产主任吴伟青。

  主机匣是活塞六发动机的关键和重要零件,也是要求加工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的零件,其中又以机匣上的几个定位孔精度高,加工难度大。

  尤其有三个定位孔不是和机匣安装平面垂直的,而是45度角。

  这三个定位孔的精度也很高,直径公差只有5丝,位置公差要求达到10丝。

  乍一看,这样的精度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不算高,但要知道这是1990年,数控设备根本没有几台,一直以来靠普通摇臂钻床加工。

  角度和位置度什么的,主要依赖钻模,也就是这道加工工序的钻工夹具,另外,还必须依赖钻工的技术水平。

  难度这么大,这么关键的一道工序一般都是406车间的七级钻工袁国良进行加工,放眼整个406车间,估计也只有袁国良有这样的水平。

  事情非常不凑巧,袁国良昨天下午肚子疼得厉害,到医院一检查,急性阑尾炎。

  昨天晚上在凤凰厂属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现在还躺在病床上,没有六、七天别想出院。

  这批零件等不了六、七天啊!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