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0章 进军莱茵_罗马尼亚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不加干预。

  而英国在不久前又在海军军备控制问题上,从德国人那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也不会再这个问题上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要知道英国一直以来对欧洲采取大陆均势的做法,而法国本来在欧洲就有些一家独大的嫌疑,能有一个牵制法国实力的德国队英国也是有好处的。

  另外英国经济也是一团糟糕,在1931年下半年放弃了执行数个世纪的金本位制度,英国的经济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

  至于关系最大的法国,多年以来法国政坛异常的混乱。左右翼政党,相互指着已经严重拖累法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法国众议院刚刚通过的法苏互助条约,更是给了希特勒借口。

  他攻击法苏互助条约是“把共产主义引进欧洲舞台”,是与洛迦诺公约所规定的义务不能相容的,宣称这“带来了一个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

  该条约规定,当法苏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的侵略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

  而法苏互助条约,的确违背了洛迦诺公约中关于德国和法国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的约定。

  不过希特勒故意忽略了,法国因为对德国于1935回复义务兵制的担忧,才选择与苏联接近的事实。而恢复义务兵制的德国,其兵力迅速扩大到35万。正是看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恢复,法国才选择了接近苏联。

  所以法国面对这次德国军队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行为,并没有给予有力的回击,只是将12个师调到法德边境加强防御。

  其实法国也有自己的难处,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法国在一战中伤亡过大,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非常严重。而政客们不敢做出让民众不满的事情,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军队占据莱茵非军事区。

  至于德国东面的邻居波兰的心情更是复杂。尽管有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波兰人对德国仍然深怀戒心。作为法国的长期盟友,波兰认为法国绝不可能容忍德国进军莱茵兰,因而在3月9日曾对法国提出“两国的军事同盟生效”。

  当发现法国并不打算采取行动时,波兰政府为自己的自作多情十分尴尬,并不得不向柏林做出解释(希特勒却表示很了解波兰政府的难处)。

  英、法两国(尤其是法国)在欧洲的其他盟国,都为此感到心寒,纷纷开始调整政策,使自己适应欧洲新的力量对比格局。连一向同英、法结盟的比利时与荷兰,也先后宣告中立。

  面对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一事,作为欧洲重要一员的罗马尼亚怎么看?

  埃德尔表示,搬张板凳坐着看。目前德国与罗马尼亚关系不错,两国的军事合作都令对方满意。作为出色政治家的希特勒当然不会忘记罗马尼亚,在进军行动开始之前,希特勒曾经通过大使试探过罗马尼亚的态度。

  为此埃德尔表示,罗马尼亚认为德国理应拥有在自己领土的驻军权。为此大喜过望的希特勒公开的对其他人说到,“罗马尼亚师德意志真正的朋友。”

  没错,埃德尔就愿意看到德国重新武装。没有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怎么能让罗马尼亚在其中浑水摸鱼呢?

  为此埃德尔还需要一件保证罗马尼亚的利益的法宝。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