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孔颖达要传递火炬_大唐艺术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氏有点不相信。不就是举着火把跑啊。这就怎么还要陛下亲定了。

  “娘子有所不知,这传递火炬之人要有功于大唐,没有功劳的就要各地州府推荐,此外推荐上来的人还要陈安的筹备处审议后交由陛下亲定。”

  “崔氏子弟自然会有州县上报的,郎君放心。”

  “可没有功劳之人即使州府推荐,还需审议。”

  “郎君,难道崔家子弟都不成?”

  “不是不成,是人数太少,娘子啊,你是不知道,今天在筹备处某可是韦此都差点与太原王家的人动手了。他们居然想要一百族中子弟传递火炬。”

  “他们家要一百,我崔家子弟就不能少了两百。”

  “可,可没有军功之人只要五百可在各地传递。各家族都不够分的。”程咬金黑着脸说道。

  除了五姓七望,何郡县还有不少小的家族,加在一起就会推荐上来不少人呢。

  “程朗,你与陈安交好,崔家子弟的事就交给你了,崔家可不能丢了这个人,需要钱财只让那陈安说。”崔氏很霸气的说。

  李世民到筹备处的风声传来了,那天没有到筹备处的岑文本却糟心了。

  陈安当初上奏开运动会的时候他没有提出异议,可他不知道陈安要搞什么“火炬”传递,而且筹备处成立后还公布了个告示。

  现在更是李世民圣裁在“火炬”最后传递到长安城的时候交由太子李承乾最后用“火炬”点燃“圣火盆”。

  这个消息就像天雷一样把岑文本给打晕了。

  阳谋,无懈可击的阳谋。岑文本叹着气。

  还能做些什么呢,是否可以让魏王李恪在“火炬”传递中有不弱于太子的影响,岑文本为此想的头痛。

  不过孔颖达的出现让岑文本看到了亮光。

  孔颖达孔子后裔,初为国子博士,太宗处年授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

  对于运动会,孔颖达初时同样是不在意的,在他看来那就是嘻戏。可“火炬”传递的章程让他感到了不同,这哪里是什么嬉戏啊,这就是大唐的“薪火相传”。

  “火炬”必须要传递到曲阜,这不但是大唐的“薪火相传”,还是圣人之学的“薪火相传”。

  孔夫子是注重“六艺”的,之中就有“射”。这个“射”不就是运动嘛。那为什么不能传递到曲阜呢?

  孔颖达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来到了筹备处,还遇到了“不期而遇”的岑文本。

  “孔大人。”

  “哦,岑大人。”两人相互见礼。

  “岑大人如何到这筹备处?难道是为了传递火炬一事?”孔颖达笑着说。

  “孔大人说笑了,某不过是个文官,书书写写的还可,这跑步传递可不成。”

  “呵呵,不过小半里地而已,跑的动,老夫就跑的动。”孔颖达心绪很好的说。他是想着把火炬传递到曲阜之时,由他在曲阜第个举着“火炬”去点燃孔庙中的火盆。这样的事那是一定要记录史册的。

  “某年,曲阜县男孔氏后裔孔颖达传圣火于孔庙。”

  这句话孔颖达都想好了,就是觉得词语上还需要打磨。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