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7章三年弹指一挥间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之前,1904年4月8日,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从而建立起同盟关系。至此,通过《法战盟约》《英法协约》和《英俄条约》,欧洲大陆主要列强英、法、俄三国建立起同盟,正式形成协约国集团。

  西太平洋掀起的造舰热潮,深深触动了华旗国的敏感神经。

  西奥多·罗斯福是马汉《海权论》的忠实追随者,在听到海参崴大海战戏剧性的战果之后,深深地为海战的魅力所倾倒:

  “我仿佛自己成了扶桑人,兴奋异常而无法履行公务,整天和来访者谈论这次战斗。”

  作为一名眼光敏锐的战略家,西奥多-罗斯福认为;“我充分认识到,如果他们取得胜利,这肯定意味着他们和我们将在未来进行一场斗争。”

  在谈到扶桑时,他明确地认为花旗国的潜在敌手,即“扶桑和它的海军是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一支好妒忌、易过敏以及好战的力量,是一支被惹恼后能从我们手上立刻危威西海岸的力量。”

  此次大洋帝国发展军备的消息传出,令花旗国上层紧张情绪达到了顶峰,在华盛顿高层圈子里,普遍认为大洋帝国比花旗国实力更强大,侵略成性,是一个极危险的潜在敌人。

  如今西太平洋地区两强并立,已经严重阻碍了花旗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因此对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反感情绪越来越高,在1907年,与日政府缔结了限制扶桑人移民加利福利亚的协定。

  并且,花旗国会在1907年底,出台了限制大洋帝国相关贸易的歧视性税务法案,刻意制造贸易摩擦,给两国间繁忙的贸易往来制造阴影。

  花旗国海军也开始制定一旦与大洋帝国或是扶桑发生战争的作战计划,在计划中,一旦开战,需要从大西洋调动不少于16艘战列舰支援太平洋。

  为了测试海军的应对能力,同时让国内转变对扩张海军的反对态度,当然更是为了给大洋帝国一种无形的压力,罗斯福总统在1907年7月13日向国务卿的伊莱休·鲁特提出:

  “相比一切事物,我更关心的是当下与大洋帝国那个独裁君主的问题,谢天谢地,我们的海军状态还不错,是时候做一次环球航行远航了。

  我想首先,让各国看清我们有能力这么做,这会产生促进和平的效果。

  其次,在海军总委员会深入讨论了当前的形式之后,我开始相信绝对有必要在和平时期尝试如何让一只庞大的战列舰队进入太平洋,而不是打起仗来才临时抱佛脚。”

  于是,罗斯福总统决定以演习为名,让原本部署在大西洋的16艘战列舰绕过合恩角驶入太平洋,而后穿越整个太平洋,并经过印度洋,穿越苏伊士运河访问欧洲诸国之后,再横穿大西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