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7章民主宪章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全面铺开了,现在情况如何?”

  “启禀圣上,新首都建设具体由新任内政大臣蔡廷干主持,征求各方意见后,暂时定名为“长安”,最后命名尚待议会两院通过,由圣上御准。”首相张立恭敬的回答道。

  “廷干在我身边工作多年,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足够,此次新首都建设也是他单独主持一方面的工作,期待能够交出出色答卷。”李福寿双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走了几圈后,不慌不忙的说道;

  “长安这个名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代表了华夏文化曾经辉煌璀璨的时期,那个万国来朝的时代。

  长安也是大唐皇朝无可置疑的政治中心,多重意义加持,确实配得上新首都的重要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

  议会尽快通过相关法案,在军事需求大规模退潮的今天,可以全面启动新首都建设工程,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

  此其一也。

  第2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帝国宪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推进的时候。

  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让我们看到君主独裁制度的最大弊病,曾经强大的德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轰然倒塌,表明独裁制度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议会推动《民主宪章》必须要尽快审议,发动全社会谏言献策,展开民主大讨论,把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民主制度,好的建议,全都纳入讨论范畴。

  帝国宪制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真正的强大繁荣,仅凭某一个人的决策难免失之偏颇,需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一点上

  内阁尽管放心的推动,任何顽固守旧保皇党势力都不要理会,官司打到我这里来,我也为你们做主,不必有任何顾虑。”

  李福寿说到这里,身旁的张立首相和顾恺之秘书长已经长揖到地,神情激动地言道;“微臣万死,恳请圣上收回成命,在微臣心中,只要圣上主掌乾坤,帝国发展高枕无忧矣!”

  “唉,你们两个不必劝了,帝国宪制改革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坚决推进。”李福寿轻叹一声,温言安抚道;

  “你们都是从政已久的老官僚,当知历朝历代从未有善始善终的圣君,满清康雍乾三代,后期也难免归于政治昏庸,此人力不可违也。

  人老了,难免好大喜功,频出昏招。

  奥匈帝国的约瑟夫皇帝,德意志的威廉二世和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固然有很多个人性格缺陷,但也有执政后期的目中无人,独断专行之弊端,成为动摇帝国根基的根本原因。

  大洋帝国只有建立稳定而互相制衡的民主制度,才能保证政治清明,统治稳固。

  独裁君主到我这里就结束吧,帝国需要更加民主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安排,这就是你们要做的大事。

  帝国其实没有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