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用来交换的华国重宝(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_都市之大冒险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先生,我现在代表ying国政府以及大英博物馆正式同意的交易方式。”

  说着,特维格·费舍尔从身边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个文件包,文件包里装着一些文件。

  这些文件列出的都是大英博物馆里一部分华国文物,都是贵重文青,达不到级别的华国文物不会出现在清单中,

  清单上列出的华国文物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来源是八国联军入侵华国时,从当时的京都和圆明园掠夺出来的,清单上的文物大多都是出自这个方面。

  第二方面来源,这是清末时期到建国之前,外国学者,包括探险家、博物馆策展人、大学教授等等来中国探险后,直接从中国以低价购买或免费带走文物。比如,最著名的ying国探险家斯坦因从王道士手中买走敦煌文书、古佛画。还有人直接在中国发掘古代遗址。

  第三方面则是,外国收藏家直接到中国以低价收购文物。

  这三个来源的华国文物在机缘巧合之下,都落在了大英博物馆的手里。

  就是因为华国的文物大多数都是来源于这三个方面,所以,那些议员才觉的用抢来的东西换取他们的文物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特维格·费舍尔将手中的文物清单递给孙坚,说道:“这是我们大英博物馆打算拿来交换的文物清单,请你过目。”

  孙坚点了点头,接过文件。

  文物清单很厚,大约有百来页。

  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精美的画卷。正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图》。

  是当今存世最早的华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华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京都皇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唐代摹本,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

  孙坚仔细看了一下。上面列出的华国文物共有5000余件,囊括了华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易县辽代三彩罗汉、敦煌壁画以及敦煌画卷、经书等等重宝。

  提到敦煌画卷及经卷,就不得不提起二个人,斯坦因和王圆箓,以及围绕着敦煌遗书和敦煌石窟艺术兴起的在国际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的显学,敦煌学。

  1907年,ying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盗贼,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