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 研制新武器_唐朝之最狂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鹏深深明白,火绳枪在战场上的局限性。如果是对付步兵,还不会显出多少不足之处。但是如果面对的是阵型分散的骑兵冲击,那火绳枪就不堪用了。

  因为,火绳枪从点火到激发,整个过程需要几秒钟时间。而士兵并不知道引线具体会在什么时候燃进枪膛药室,因此点火之后,就必须持续的进行瞄准,对移动的目标进行锁定追踪。

  这种程度的瞄准和追踪,对付移动速度不快的步兵,还有用。对付突然冲击而来的骑兵的话,那就很难做到精准射击了。这一点,可不是段鹏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有着一些切实的事例,做为他理论依据的支撑的。

  在段鹏出生的位面,曾经的大明朝也曾大规模放弃冷兵器,而改用火绳枪这一类的武器装备。然而,当他们这样的火器装备,在面对高速冲击而来的塞外骑兵的时候,却往往很难有出色的表现。而且骑兵速度很快,明朝军队往往在看到敌人之后,只有机会发出一两抢,敌人就冲到面前了。

  而由于明朝放弃冷兵器之后,相应的也放弃了近距离格杀的严格训练,也导致火铳队在受到敌军骑兵接近之后,很容易成建制的奔溃掉。

  段鹏就是基于上述认识,才想着革新一下火铳的技术,使之变成真正意义上,扣动扳机就能射杀敌人的枪支。

  诚然,段鹏不是搞机械研究的材料。但是他因为有了别人所没有的见识,所以他能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方案,至于具体的解决办法,就要依靠他的那些工匠,特别是王铁匠的努力了。

  当然,除了燧发枪之外,段鹏甚至也提出了一些后膛枪的研发思路。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决定了他们新军,短时间是不可能研制出合格的后膛枪的。因此,段鹏也明白,自己的建议,仅仅只是一个建议罢了。

  这种建议,也只能是给他培养起来的工匠们,种下一颗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的种子,至于什么时候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那就不是段鹏所能决定的了。

  想到了这些,段鹏决定还是到火器制造处下属的工厂车间去看看去,他很想了解一下,燧发枪的研制,到底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有必要,他也会根据情况,给予那些研究者一定的方向指导。

  离开了新军军部之后,段鹏让一卫兵去通知王铁匠,让他赶到火器生产车间去和自己会合。不过,当段鹏来到生产车间之后,却发现原来王铁匠一直呆在这里。

  王铁匠是一个较真的人,段鹏交给他的任务,一日没有完成,他就一日吃不好睡不好。所以,研究燧发枪的事情,他自己其实已经跟随着盯了有几天了。

  “司令,你怎么来了?”

  王铁匠此时正在和几名研究制造工艺的工匠商议着试制燧发枪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