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2章 佛与道_汉家功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佛与道

  荀彧稍稍沉吟,道:“我去一趟御史台。”

  钟繇道:“我去大理寺。”

  荀攸愣了下,道:“我回吏曹。”

  三人没有其他交流,眼神都没有,齐齐出了尚书台,各自忙活。

  对于宫里那位陛下,三人心中都十分忌惮,他的一举一动都令他们关注。

  而今,宫里破天荒的纳秀,三人心里隐约都猜到些什么,却又不能宣之于口,只能各自找借口散开。

  御史台已经搬出了皇宫,与刑曹,大理寺在一起,合称‘三法司’。

  对于荀彧罕见来访,尤其是从宫里特意过来,刘协吓了一跳,亲自到大门口迎接。

  荀彧抬手见礼,道:“下官见过殿下。”

  刘协连忙回礼,而后引着荀彧向里走去,道:“丞相来御史台,是有要事?”

  荀彧不苟言笑,道:“并无大事,一则关于御史台改制的下一步,下官要与殿下商议。其二,对于京察的结果,年底前应该有个结果,殿下始终未与尚书台通报。其三,是明年御史台监察御史出京巡视的事宜,下官还想与殿下再做讨论。”

  刘协本以为多大的事情,闻言心里稍松,道:“丞相请。”

  两人来到值房,对面而坐,待小吏上茶之后,刘协试探性的问道:“京察的结果,吏曹也有,丞相何必亲自跑一趟?”

  京察是吏曹与御史台一同主持的,对北方五州各级官员进行考察,这些事务拖拖拉拉好几年,在刘辩的催促下,终于有了结果。

  荀彧没有喝茶,道:“五州,六成官员‘贪赃枉法’、‘官商勾结’、‘受命士族’、‘欺压百姓’……殿下,这样的结果,下官不敢不来。”

  刘协闻言,轻叹了口气,道:“丞相,这个结果,其实已经算好的了。”

  荀彧心知肚明,还是道:“能否再宽宥些?”

  刘协怔了下,道:“丞相是想如何宽宥?”

  “最多三成。”荀彧道。

  刘协看着他,一时语塞。

  这个‘京察’,看似是吏曹与御史台共同主持,实则一举一动宫里一清二楚。

  对于结果,宫里也早就知道了。

  荀彧现在来说,将‘六’变‘三’,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不得已——那就是不能让事情变得太难看。

  大汉朝六成以上的官员不合格,大汉朝的脸面往哪放?

  而这‘众所周知’中的‘众’,不止是刘协,荀彧,荀攸等人,还包括宫里的刘辩。

  这样荒唐的结案,最不能接受,大概就是刘辩这个皇帝了。

  刘协知道,荀彧既然问出口,多半是判断宫里能够接受,道:“丞相,这件事,是否该由吏曹来做?”

  这口大黑锅,刘协不想背。

  荀彧也没有让刘协来做的意思,点头道:“关于御史台的改制,御史台在各州、郡设以常驻督查司,不知,这督查司放在何处,官位是多少?”

  刘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