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_汉家功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九品中正制

  医师在刘辩的喊声中匆匆回来,将蔡邕父女带到后院检查、医治。

  刘辩站在前厅,看着一群人若有若无的目光,低低咳嗽一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想了想,他坐回去,与太宰道:“太学裁了多少学生?”

  纯属没话找话,心里想的却是:‘那裙子质量怎么这么好……’

  太宰紧张的抬手道:“回陛下,总数二百三十六。鸿都门学裁减一百二十三。太常裁减冗官三十六。”

  刘辩随意的点头,接着潘隐递过的茶杯,故作思索的排解尴尬。

  心里强行的思索着太常的事。

  太学生规模庞大,今年虽然经历了各种事情,仍然有高达五千以上的学生,裁减二百多,还是太过保守。

  鸿都门学是灵帝的‘一时兴起’,生员不多,总共也就五六百人,裁减一百多,看似力度很大,但其中比太学更不堪,是以下手也不够狠。

  而太常,权职大部分被移给了六曹,裁减三十多,也是相当温和。

  ‘是蔡邕采取了保护手段,还是王允也有了妥协?’

  刘辩心里推敲着。

  按照他的规划,洛阳城的大小官吏,第一步得裁减十分之一,而地方,也是相当数量。

  “朝廷裁减冗官,”

  刘辩看着那太宰,道:“是为了瘦体强身,提升行政效率,避免体制臃肿,人浮于事。并非是什么朝臣争斗,或是什么人的乱政,此举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太宰抬着手,一脸谨慎的道:“臣明白。”

  其他人跟着躬身低头,作陛下圣明状。

  刘辩点点头,余光看了眼侧门,无声无息。

  心头叹了口气,这叫什么事情?

  左栗从外面进来,见气氛有些安静,连忙低着头,小碎步的来到刘辩边上,递过一道奏本,低声道:“陛下,尚书台刚刚收到的。”

  刘辩神色一肃,伸手接过来,刚要打开,就听到侧门一阵脚步声。

  他连忙站起来,笑容满面。

  蔡邕一马当先,道:“陛下,小女无碍,请陛下切勿挂怀。”

  刘辩歪头,看向后面的蔡文姬。

  额头包裹着纱布,鼻子上高高鼓起,对着刘辩轻轻见礼,目光平静,没有说话。

  刘辩很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安静。

  潘隐见着,连忙插话道:“蔡小娘,宫里的唐娘娘对蔡小娘的学业十分仰慕,若是得空,还请进宫与唐娘娘交流一二。”

  刘辩瞥了眼潘隐,心里大为满意。

  蔡文姬眨了眨眼,轻声道:“谢唐娘娘垂青,蔡琰有空,一定进宫拜见唐娘娘。”

  缓解过了尴尬,刘辩微笑着道:“那就这么说定了。蔡卿家,今日辛苦了,过几日,进宫叙话。”

  说完,刘辩就有些迫不及待的离开了。

  “臣领旨。”

  蔡邕紧跟着刘辩,道:“臣恭送陛下。”

  蔡邕倒是很热情,一路送刘辩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