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少见的碗墓(求订阅月票)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的专家认为,碗墓是川东北独特的墓葬形式,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其实想想也知道,要是川省独特的墓葬方式,那么这里就不可能出现碗墓。

  但是,通过跟那老头聊天,陈文哲了解的很清楚,老头说的情况,就是碗墓的制式。

  还有,他通过那一块小小的碎瓷片,也看到了一些零碎的画面。

  虽然画面破碎不堪,但是整体的墓葬结构,他还是看到了一些,确实是碗墓。

  看着李教授发过来的信息,陈文哲慢慢的也明白了,这碗墓的葬式,还真不一定就是川省那边独属的。

  其实,碗墓在川省发现得并不多。

  碗墓主要集中在川东地区,听说川南地区有发现,但至今未见到考古实物材料。

  碗墓的形式各地不一,有的是用碗直接垒成长方形的墓葬,有的是在墓葬泥土中夹碗。

  砌墓的碗既有精美的瓷碗,也有粗糙的土碗。

  其实,早在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州达就发现了碗墓。

  根据现在的研究表明,碗墓是川东地区从明代晚期,至民国初期,比较盛行的一种墓葬形式,清代最为流行,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碗山”。

  从目前已发现的碗墓来看,这种墓葬一般长米-米、宽2米左右、高米-2米。

  曾经在川通区清理过一座碗墓,用8000多个青花瓷碗垒成了三层,每层的碗口均向内,全部用糯米浆、桐油和石灰粘结在一起。

  瓷碗上绘有人物、花草、铜钱等图案。

  当时,他们曾想把这些瓷碗分离开,进行清洗,可是用酸浸泡、用铁锅煮,都很难分开。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全员参加工作,但清洗瓷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听说,州达各个碗墓中出土的碗,至今还有数万个,堆放在文管所库房里。

  发现了不止一座碗墓,自然就有很多人研究,可是,到现在墓主人依旧是谜。

  其实,陈文哲倒是有点明白了,就像现在他发现的这一片墓地。

  这里很可能就是原来村子里一个家族的祖坟,这种家族墓地,其实遍布国内各个角落。

  就像陈文哲家族的墓地,有几个是刻了墓碑的?

  没有,家族墓地,就是按照辈分排行,依次埋下来。

  这种墓地,有后人的时候,后人很清楚哪里是哪位祖先的陵墓。

  而等世事变迁,后人消亡或者是搬迁,就没有人知道埋在地下的到底是什么人。

  可现在发现的这一处墓园就不同了,它们的主人很可能是可以考证出来的。

  碗墓在明代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明代对丧葬方面,没有特别的制度规定与限制的原因。

  在统治阶级中,大多以奢侈厚葬为荣耀。

  力量不足者,则借贷财物,在下葬时大摆宴席。

  且停葬选期,水陆道场,聚亲朋戚友作乐娱尸,以示风光。

  丧事竟毫无哀戚之情,碗墓由此出现。

  甚至有专家说,碗墓寓意死后有饭吃!

  这个说法陈文哲这不知道真假,但是他知道其中的一条信息十分重要。

  那就是,川省那边的碗墓,可能是湖广填川时,江浙一代的少数民族搬迁到那边,带去的风俗。

  而大海市周边,距离江浙可都不远。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