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这是飘了?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或许当时已经发明了,把麻绳绷在拉弓上,这就更有效率了。

  只不过,使用线切割拉出来的镂空,和使用铁器雕刻的镂空工艺,是不同的。

  到了战国时期,铁器在玉器加工之中才被广泛使用,这才为大量镂空雕刻的龙凤玉佩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这就是“硬刀刻”。

  那个时期除了“游丝刻”技法外,还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刀工——“硬刀刻”。

  这才是陈文哲忽悠人的关键,“硬刀刻”的工艺,跟“游丝刻”肯定是不同的,做出来的玉佩,自然也不同。

  这件战国时期龙凤玉佩,长10厘米,宽厘米,厚厘米。

  玉呈土白色,色泽淡雅,平面双雕。

  图案以龙为主体,龙在上,凤在下。

  龙为腾跃状,卷唇,角竖起,龙头上有线刻的眼、唇、须等。

  凤雕刻的更加精致,也更加小巧秀气,最重要的是两者可分可合,就更加难得。

  其实鉴定这种战国玉佩,还是很简单的,主要是看工艺,工艺对了,再看形制。

  战国时期的玉佩饰,对龙、凤形象的刻划,一改前期重“形”的表现手法,而着意于眼、牙、爪等细部特征的描绘,极力刻画出动物的本质特征,于细微处见奇观。

  从制作技艺上看,该时期玉匠的琢玉工艺,突飞猛进,作品线条遒劲有力。

  透雕、镂雕等工艺难度较高的玉器,在此时屡见不鲜。

  在这一时期,玉佩饰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

  尤其是龙形佩,多种多样,有“S”龙形佩、双龙佩、龙凤纹佩等等。

  这些佩饰一般都比较注重玉龙头部的表现,龙身往往无鳞甲而通饰谷纹和云纹。

  就如这件战国双面透雕龙凤白玉佩,它选用和田白玉,具有温润纯净、质精绵柔的品质。

  玉佩整体呈圆弧造型,两面透雕连体龙凤,一端做回首龙形,龙目圆睁、独角上扬,屈身做腾跃前行状,龙背穿一孔,以便挂系。

  另一端雕琢玉凤,低眉颔首、凤冠上翘、项羽丰满,似振翅欲飞。

  制作者匠心独运,设计奇巧,将龙和凤连为一体,各居一半。

  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

  凤是翔凤,展翅翘尾,颔首顾龙,一派祥和之气,表达了人们期望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

  这样的东西,不说价值了,只是其代表的寓意,就很受现代人欢迎,所以,只要他想卖,就绝对不愁客户。

  当然,既然买到手了,还是要研究一下其价值的。

  就算现在不卖,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多年,历史的厚重,就赋予了其昂贵的经济价值。

  陈文哲查了一些资料,居然没有查到太过准确的信息,特别是在国内,就没有交易记录。

  不过,在香江那边,对标的一套三件战国时期的青玉龙凤配,价格达到了四百五十万港币。

  这么看来,价格也不算很贵。

  他这是飘了?几百万的东西,现在看着也不起眼了。

  不过,这东西要是真想出手,肯定要重新鉴定。

  各种细节,都会鉴定到位,比如加工痕迹,时代特色,沁色等等。

  今天陈文哲只是从时代特色和加工痕迹看了看,具体的沁色,他也没有详细看过。

  其实,能鉴定出这些特点,就可以了,因为他就花了五千块钱,能买到现在这种成色的龙凤玉佩,已经是超值。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