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厚积薄发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所以,只要是采用这种工艺的作品,就一定十分珍贵。

  而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

  宋周密《辛酉杂识》续集上卷载:“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永不复脱。”

  传世品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

  黄金这种贵金属,自古就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极其高贵的地位,自然也少不了用它来装饰瓷器。

  陶瓷上的金彩装饰工艺,主要分三個发展阶段。

  第一、金箔装饰阶段。

  第二、本金装饰阶段。

  第三、洋金装饰阶段。

  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器物上的金彩特征,就可以大致判定出其制作年代范围。

  明洪武初,景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相比。

  只不过清代康熙朝,不仅从欧洲引进了洋彩,而且对传统古彩工艺也进行了革新。

  景镇陶瓷艺人在总结传统制备彩料工艺的基础上,又创制出许多新的彩料品种。

  他们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把金箔制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铅用以降低黄金熔点,终于制作出了“本金”。

  直到这时,金彩工艺才真正属于陶瓷彩烧工艺的一部分。

  要烧制金彩瓷,首先要处理金粉,这个步骤叫擂金粉。

  就是将金箔放在瓷质擂金盘内,加入适量水。

  加温到40℃左右,用手在盘内不断研擂,使其变成金粉,再用1200目筛箩过细。

  之后以本金1分,加入%西赤,置于调色碟内混合。

  然后加入树胶溶液5-6滴,调至金粉不起泡为宜。

  把调好颜色的碟子,放在热水碗上烫干。

  再用描金笔,沾水调金,描绘纹饰。

  最后烧成后,用玛瑙笔在金上,刮出金色亮光来,或用细沙擦磨。

  用本金制作金彩瓷器,加工难度很大。

  首先用金不宜过厚,过厚则呈色灰暗,且易产生“脱衣”(即金色的脱落)现象。

  其次用金要一笔涂成,不要加填,否则也会影响呈色,引起“脱衣”。

  另外使用水分要适当,水分过少也会引起“脱衣”现象。

  冬季胶水易冰结,则用大蒜汁调匀金粉为宜。

  最后烧成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金呈色出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黄金的光泽。

  其中的一种代表作,是宋代吉州窑黑釉金彩茶盏。

  这种瓷器器型简单,但是黑釉和金彩相映成辉,还是很漂亮,甚至是说十分奢华的。

  这也是一种茶盏,但是因为窑口的不同,就使用了另外一种工艺,烧制出来的瓷器,难道就比建盏差了?

  只能是说,它是另外的一种美丽!

  这就是各种不同工艺的作用,而金彩的用法,就很广泛,所以陈文哲肯定是要学。

  至于其他,就只能依靠时间来磨了,毕竟不说制瓷之中的所有工艺,只是一个呈色工艺,就可以让陈文哲研究一辈子!

  现在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还是说回彩绘,这里面有多少种彩绘工艺?

  像是珐华、白地墨彩、黄绿紫三彩、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红绿彩、瓷胎漆嵌螺钿。

  这些工艺,只要看到了,哪一种陈文哲能不心动?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