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五章雍八乾九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因为这三朝的官窑瓷器特别好,流传到现在的不能说特别少,但是也不多,所以价格就特别贵,所以才会特殊。

  谷遙

  那個时代的瓷器,有什么特点,很多人都清楚。

  很多人做高仿、精仿,仿的也是这些特点。

  比如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

  纹饰明显疏朗、规整,这些是基本功,一点点学着仿就好。

  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

  仿的好不好,完全看本事,你画的好,制瓷工艺有水平,使用的材料合格,最后烧制出来的成品就不差。

  如果再有点合格的做旧手艺,这就是高仿。

  如果有着最顶级的做旧工艺,那就是精仿,是完全可以当做真品来卖的东西。

  但是,在这个仿造过程当中,往往会有一些小细节,可以让你精心制作的瓷器,变成一眼假。

  这里面就涉及到读书的作用了,很多东西,正史上甚至都没有记载,但是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或许这就是一个小习惯。

  但是到了后来,有人研究过,发现确实是事实,那就有意思了。

  还是说先前的粉彩过枝桃蝠盘,这就是一个盘子,上面画的是过墙枝,再就是桃子和蝙蝠,有什么难度?

  要是让一般人来仿制,还真没难度,最多就是画工好坏的问题。

  但是,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想要仿制出最顶级的精仿官窑,就要小心了。

  其中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雍正时期的官窑果蝠纹瓷器,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所以才会有有“雍八乾九“之说。

  简单吧?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布局,在仿制雍正瓷器的时候,瓷器表面画八个桃子,而仿制乾隆时期瓷器的时候,就要画九个。

  说着很简单,只要知道,就不可能犯错。

  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如果不知道呢?

  什么八个九个,纯粹扯淡!

  这样的人不少,他们制作高仿,就是蒙头乱造。

  毕竟市场上有几个真正的行家?都不知道,还不是随他怎么造?

  可是,进入高端市场就不一样了,因为利益所在,一大群人挖空了心思研究古代官窑,任何一点瑕疵、错误,都会被放大。

  还是说清三代的过墙枝果蝠纹瓷器,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

  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

  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

  通过这些特点,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个粉彩的年份。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时代的瓷器,都有这种细微之处见文章的特征。

  比如陈文哲最早接触过的一种精品瓷器,七五零一瓷。

  这种瓷器的制作过程当中,就有一些细微之处,跟七八零一锋瓷不同,也是一上一下,一撇一捺的事情。

  这说的是绘画的习惯,而器型、纹饰等。

  相比工艺,绘画习惯微不足道吧?可要一个不注意,不尊重当年匠人的习惯,那你仿制出来的东西再漂亮,艺术价值在高,也不算是高仿!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