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宰相潘君,中书府遭遇袭击,周地乱_仙人只想躺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画获得了大多数人的点头,身为人精的他们并没有明确表态,可其意思不可谓不明显。

  上清宫领头和只剩下上清宫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前者他们有回旋的余地,后者要么生要么死。任何极端的事物必然走向毁灭,只要路线出现一点偏差,将会一头扎进无底深渊。

  而后一句话更是重中之重,动兵者不成必然受其害。一次决策上的严重失误,可以成为他们倒台的引火线。决策者要永远英明神武,要永远胜利,如果不胜利他将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又有人说道:“此事应该从长计议,而是也不是不能谈。我们可以拉一批打一批,给予有实力的强者更多优待,保证他们的修行条件。而没有实力的,则是尽全力打压,甚至是赶尽杀绝。”

  “修行之人可不全是傻子,他们难道看不出其中的利弊吗?”

  “看出来了又如何?春秋战国三家分晋,韩、赵、魏难道不知其害吗?有人言是韩、赵、魏促使了战国时期的诞生,他们破坏了周礼,可人总是要为自己想的。”

  “大能修士多一点好,免得上清宫的道长们太累。”

  宰相潘君一如既往的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很少发表言论。

  而下方的六部则是各司其见,兵部作为掌控最大暴力机器的部门保持沉默,吏部作为此次事情的推动者异常愤怒,礼部反对,刑部觉得还可以谈,户部持招安意见,工部作为话语权最低的没有说话。

  吏部孤掌难鸣,只有礼部反对他,其他拥有重大职权的部门也没有同意吏部。

  不支持,某种程度就是反对。

  任何决定大方向的战略会议上有各种意见很正常,但周地庙堂在整个神州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在经历时代大变下过度的过于和平,和平意味着妥协,而妥协也意味着会残留许许多多的派别。

  秦地飞将一言堂,齐地剑仙无人挡,赵地门派众多一团乱麻,燕地神州边陲狗不理,楚地佛门特殊地位有着极具宗教意味的政治环境。

  周作为神州的祖地有着太多太多的豪族,他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地区扎根,但唯独中意周地。正所谓天下神州,万里华夏皆为周。

  最终宰相潘君缓缓开口道:“长春功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也没有证据表明是宗门动的手脚。我们要秉承务实的态度,不多杀、不错杀的原则。”

  “古言有云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如此也可用于治国,哪有人治国是靠杀出来的,仙人也没有疑罪而杀。平定乱世靠剑宗,而治理天下靠上清宫。”

  这两句话为此场会议定下了论调,非必要情况不能动兵。既没有否定长春功的功绩,也没有说其他宗门有罪。

  潘君守成,多谋而少断。

  可能也正因为这种性格让他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