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节 徐州变数起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州当前最强的豪族——彭城曹氏,虽然实力排在第一,上有曹宏在陶谦面前把握州中事物,下有曹豹掌控州师上万精兵,却也并非无敌。

  别的不说,光是东海糜氏,便有部曲私兵万人。另一家大豪强陈氏,在下一任家主继承人陈登的策划下,将家中实力转移到了南方的广陵郡,占据了几处因为黄巾和海贼之乱遭到废弃的县城,于当地建立了连片的庄园,奴客部曲以万人来计算。如果论起潜在实力,其实陈氏才是徐州境内最强大的。

  陈氏与糜氏向来不和,而曹氏与陈氏也由于新州牧的人选问题,几乎陷入决裂状态。至于曹氏与糜氏之间,一个将糜氏视为土财主,恨不得狠狠咬上一口;一个将曹氏看做幸进小人,对曹氏的实力羡慕嫉妒恨。

  内部的几家豪强之间,居然拥有如此大的矛盾,徐州哪里有可能对外发动进攻呢?

  因此,辛评都不用怎么出手,徐州自己就没有进犯兖州的可能了。只是,若是就这样回去,辛评哪有什么功劳可以摆显呢?

  袁绍的幕府里堪称是人才济济。就连荀彧这样,早早的被名士何顒评价为“王佐之才”的强人,都有感于袁绍幕府里竞争太激烈,宁愿跑到袁绍的小弟曹操身边,担任曹操的副手。辛评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这样回去,未免会被其他幕僚讥讽为“因人成事”,以后他在幕府中的地位可就难说了。

  所以,在写了一封书信回去,通知袁绍徐州绝无可能出兵兖州之后,辛评大摇大摆的在徐州呆了下来。他的目光,对准了陶谦的继承者。

  别误会,辛评可没有傻到觊觎徐州权柄的地步。他只是想要让继承陶谦地位的那个人,在态度上倒向袁绍一方,不要再与袁术搅在一块。

  徐州的局势虽然充满矛盾。却很奇妙的保持住了平衡。最强的三家豪强,曹氏、陈氏、糜氏,由于担心徐州政局被打破,会让自己的家族遭受严重损失,都在那里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陶谦作为州牧,大权在握。也是一心想要维持局势的安稳。

  如果局势继续这样拖下去,等州牧陶谦哪天突然挂了,辛评一个外来户,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可以利用。说不定到了那时候,彭城曹氏将袁术请进徐州,其他豪强们多方顾忌之下。也没人敢主动抗拒袁术的到来。

  为了搅动徐州看似平静的局面,辛评用计了。他的计策很简单,既然徐州当前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那就再请一位实力派进入徐州,干脆的打破这种不可靠的平衡。

  被辛评看上,认为比较适合到徐州来蹚浑水的,不是别人。却是那位平原相刘备。

  大汉旁支刘备原本是幽州名将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属于袁术阵营,向来与徐州关系不错。被公孙瓒任命为平原相的刘备,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