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名族遭毒手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桥瑁的眼里,大汉的天下,只有在如自己这样的世代公卿大族子弟手中,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以董卓这种卑贱武人的手段,只会将大汉一步步带入衰败的深渊。

  正是在心中有着如此的偏见,桥瑁才会在与曹操会面以后,想法与曹操一拍即合。就连共同伪造三公的书信,去诱骗其他兖州大吏的事情,桥瑁做起来,心里都毫无负担。

  至于他这样做,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后果?

  在桥瑁与曹操的推导中,只要在起兵的诸侯里,有多个袁氏故吏的存在,则天下人都会认为这次起兵是袁氏一手主导的。到时候,骑虎难下的袁氏一族,还能勒令已经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大吏们,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吗?

  就算袁氏下达了这等命令,那些起兵的诸侯敢听从吗?

  对骑虎难下的袁氏来说,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弄假成真,全力动员袁氏的潜势力,将董卓从朝廷中赶出去!

  曹操的这番谋划,不可谓不狠辣。就连多年的盟友,他都说设计就设计,毫不客气。

  事实上,对曹操来说,一个被严重削弱过的袁氏,比起目前接近一手遮天势态的袁氏,更加的符合谯县曹氏的利益。袁氏的势力太盛,那还要其他的盟友干什么?

  当然,为了避免某些袁氏故吏知道其中的真相后,翻脸找自己算账,曹操并没有自己将伪造的三公信件拿出来,而是让桥瑁来做这件事情。有了桥瑁这个愿意背黑锅的,就不会有人追究曹操的行为了。

  就这样,为了避免被董卓收捕,以至于家破人亡的曹操,憋着一股阴劲,狠狠的给董卓挖了一个大坑。就在袁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曹操生生的将袁氏一派扯到了董卓的敌对一方。让两大势力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猛然变成了敌对状态。

  如果没有曹操,也许董卓与袁氏两方依然会最终撕破脸,拼个你死我活。但是,那应当是至少半年、甚至更迟一些的事情了。而更有可能的是,老谋深算的袁隗,一出手便会将董卓一方直接瘫痪。哪里会有什么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暗中的筹谋,其实是起到了一个导火索的功效,提前引爆了,本来说不定可以和缓一些的,袁氏与并州武人两大势力的碰撞。

  经过了一大圈的串联活动以后。曹操觉得天下起兵反董的形势已经形成,不等回到家乡谯县,直接就在陈留己吾这个地方——也就是典韦的故乡,举起了“清君侧,讨董贼”的旗号。

  为什么曹操不在家乡谯县起兵,反而却跑到陈留的己吾去举兵呢?

  一个原因是,曹氏在谯县的家族产业。并不归曹操本人掌管,而是在曹操父亲曹嵩的手中。

  由于没有事先沟通好,曹嵩对曹操起兵的想法很是不满,并不愿大力支持他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