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天平军在一路上行军颇为收敛,并未与这些土着豪强发生什么纠葛。按理来说,这些以自保为主要目的的地方豪强,也不应当有兴趣与大队的精锐黄巾军接战。

  对于后世人来说,发现这种现象以后,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比如在张狂刚刚穿越的那一会儿,完全无法理解黄巾军居然也会和当地的豪强存在私下的默契。在当时的他看来,黄巾军就是要推翻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打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的。

  可是在汉朝呆的久了些,又通过大半个月对身体原本主人记忆的吸收,张狂慢慢的就明白过来,黄巾军的本质,与陈胜吴广之类的“农民起义军”其实截然不同。在太平道的领导下,黄巾军并非是想要做“打土豪分田地”之类的杂事。他们有着更高、更直接的政治要求,那就是:

  ——诛除阉竖,匡扶大汉!

  按照在世间流传已久的“五德始终”学说,大汉属于火德,要想克制火德,需要的是水德。然而太平道提出的黄巾理论,却是以土德为原则。土生木,木生火,按照这个五德理论推导,可以看出“大贤良师”张角其实并没有推翻刘汉天下,自立为王的打算。他的想法,倒是与十多年前的党人们有些类似,都是要清楚盘踞朝堂上的无耻阉竖宦官,再以太平道的治国理论来中兴大汉。

  所以说,朝廷在面对太平道掀起的黄巾军起义时,当机立断的废除“党锢”,重新启用大批有能力、有声望的党人,实在是一项再明智不过的釜底抽薪之计。

  按照张狂的后世眼光来推导,如果党锢不除,党人们怕是会陆续加入黄巾军,以获得诛杀朝廷中的宦官,从而夺取中央朝廷的权柄。哪像现在,在对付黄巾军的势力中,就以党人所属的地方豪强的行为最为活跃……

  当然,地方豪强对黄巾军敌视归敌视,却也没有到不共戴天的地步。毕竟,从利益的角度上来看,豪强的人是自己的,钱粮是自己的,就连武器盔甲也是自备的,一旦有什么损失,汉家朝廷可不会包赔。虽然说如果豪强们战胜了,可以凭借斩获的首级,去向汉室要求赏赐。可是,万一打了败仗,那可就损失大了。

  豪强们的私兵,一般都是以本族的族人为骨干,本土本乡的农民为主力,依靠着血缘关系和乡邻关系组织起来的。队伍中的人员,通常都有一张无形的关系网。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由乡土血缘组成的队伍,在凝聚力上相当不错,但是在地域机动性上,可就有着巨大的限制。

  如果是为了保护家园,而战死家门口,这些人的家属自然是无话可说。但是,在敌人没有逼上家门口的时候,却去主动进攻敌人。胜利了还好说,一旦吃了败仗,那些死伤者所留下的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