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24章我,冈村宁次,我要胜天半子!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塘沽之战,红军最大的认识,是学到了一件事:日军和常凯申的废物部队是大大不一样的。

  常凯申的部队,万把人被围住,按红军进攻塘沽时的规模,飞机大炮坦克全套服务一起上,能撑住半天才覆灭,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但同样的局面,同样处于劣势逆风的日军,却硬撑了八天,战后更给进攻一方造成了更大的损伤――战后董振堂统计伤亡,战死近四千,受伤一万三千余人......按“伤亡”计算,已超过了日军。幸好红军这边拥有足够多的抗生素,否则牺牲的人员会更大。

  参战第五军和二十九军,在做战后总结时,向太原中央的报告表示:从日军的顽强和作战意志推断,要围歼一个师团的精锐日军,哪怕是占据全部优势,至少也需要七到八天的时间――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

  平津地区,对红军来说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当地的交通太过方便,而战略纵深严重缺乏,回旋空间极小。

  从唐山到天津有铁路相连,陆上距离仅百余公里。天津靠海,渤海湾这儿一大片可供登陆的港口。

  日军要南下平津,从唐山发兵,三天可至,而从关外发兵,借助东北铁路网,十日内必至。

  ――若是铁路没有遭遇破坏完全顺畅,这时间则可换成五日必至。如果再考虑到海运的因素,其实日军在华北的形势没有表面年起来那么糟糕。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还有十余个整编师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走海路投入中国战场。

  塘沽之战后,李润石和红军高层总结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后,已经意识到在平津地区,想把日军分割切离,短时间内一口一口地吃掉的难度极高。

  日本人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战略部署还未完成,大量的兵力还在国内。所以李润石在常凯申一下台,立刻就在第一时间主动强攻平津的日军,抢在日军完成战略部署就先干掉平津周边的日军,抢得先手。

  但是这个“先手”的优势,最多只有二十天的时间而已。

  在华北,李润石没有时间等不起,而香月清司有时间拖得起,他只须死窝在唐山不动,拖到五月初,国内援军到达,部署完毕,再集群南下,想要正面击败唐山之敌就更加困难。

  唯一的机会,就是逼香月清司尽早出兵决战平津,具体的手段,就是政治影响军事,伍豪在天津租界召开国际记者大会,故意炒作唐山日军见死不救,逼得香月清司提前出兵,就是为了打乱日军的部署,把战争打成添油战。

  “就算香月清司被我们逼得提前出兵了,想要围歼抱成一团的三个日军师团,对我们来说,短时间内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平津之战,最后只会打成一个惨烈的血肉磨盘。”

  在内部召开军事会议时,李润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