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疆域的重要性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皇家珍藏都拿出来换钱。

  崇祯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们说的都对,但不是最主要的。”

  “边防,教育,经济对一个王朝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疆域,要有广袤的国土面积”

  “你们想想看,那些小的国家疆域,整个国家都没有我们一个府县大。”

  “朝鲜打死他也强不了,整个国家才那么点大,骑马几天就能横穿,人少地小。”

  “我们大明被称为大国,强国都是因为我们疆域辽阔,北到奴儿干司,南到海南,东西全长几千里。”

  “疆域辽阔才造成大明今天的强盛。”

  “我朝疆域大部分是太祖打下来的,后来成祖扩土千里,宣宗又收缩疆域,现在疆域比初期少太多了,这对一个国家很不好。”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古代帝王的成就几种,开疆扩土,天下富足,抵御异族。

  一个王朝早期打下来多大的疆域,后面基本不会再扩大,一般情况都是随着王朝势力减弱,疆域不断缩小,直至最后灭亡。

  再诞生一个新王朝,周而复始。

  “陛下,您的意思是要开疆拓土吗?”孙承宗人老了,也不太想折腾,求稳。

  “现在辽东收复了,朝廷也重新设立奴儿干都司,蒙古草原也太平无事,西南土司也不闹了。”

  “朝廷正好借此机会继续发展农业,让天下百姓不再挨饿。陛下万万不可穷兵黩武啊!”

  孙承宗一把年纪实在不想天下又起动荡,他明白皇帝还年轻,又打了几次胜仗,现在说这种话,很明显是起了开战之心。

  “孙师放心,朕懂的,不会轻起战端,朝廷会继续与民休息,多兴水利多修路。”

  崇祯表面安慰孙承宗,心里则是有点不满了,“这些大臣年纪都偏大了,看来得往中枢补充新鲜血液了。”

  崇祯不是说孙承宗说的不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皇帝也一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些人年纪都大了,年轻一代却没有几个,这可不行。国家出现人才断代是很危险的。

  拍卖结束后,崇祯就回到乾清宫准备休息一下,今天有点累。

  就在这时,王承恩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奏章,“皇爷,这是吏部尚书刚呈上来的京察清单。”

  明朝京察六年一次,针对京城官员的一次考察,吏部负责审查,都察院监督。

  “快拿来朕看!”

  崇祯急切的拿过奏章,只见奏章开头,“共十五名四品以上官员办事不力,恭请陛下圣裁!”

  “怎么只有这么点人?”崇祯一把将奏章丢到地上,怒吼道,“谢升这个老头就是这样湖弄朕的?”

  此次京察崇祯特意嘱咐吏部尚书谢升从严查处,他就是打算处置一批贪权不干事的官员。

  国子监和翰林院崇祯都留了五百多人,这些都是这五年科举和恩科崇祯培养的人才。

  现在崇祯打算好好清理一下吏治,首先就要把原先的官员拿下,这次京察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全京城一千多四品官员,只有这十五名办事不利?”

  “朕看这些人只是替死鬼吧,不敢得罪人,弄这些人胡乱交差,把奏章退回去,告诉谢升,他不能让朕满意,就谢恩辞官回家吧。”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